F D A 将药品妊娠安全性分为A 、B 、C 、D 、X 五级。孕妇在怀孕期间在药物使用可以参考下面的等级分类。
- A等级的药物:可以用
分类A等级的药物极少,如正常范围剂量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D,叶酸、左甲状腺素钠、氯化钾等,而大剂量的维生素A,如每日剂量2万IU即可致畸,而成为X级药物。
维生素D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B1如剂量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则为C级。
- B等级的药物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慎用
有的B级药,说明书注明孕妇禁用或慎用,这需要医生做好充分告知及解释工作,以避免出现医患纠纷。
比如:苯海拉明注射液虽属于B类药,但在说明书写明:“妊娠期使用本品,有使婴儿腭裂、腹股沟疝和泌尿生殖器畸形发生率增多的可能,孕妇应慎用”,故医生在用药前应进行知情同意工作,否则不得使用。
再比如:二甲双胍虽属于B类药,但有的厂家说明书注明孕妇禁用,如确需使用,应考虑选择说明书无注明孕妇禁用的二甲双胍如格华止,以避免出现医患纠纷。
除此之外,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阿卡波糖、甲硝唑、赛庚啶、西替利嗪、法莫替丁、雷尼替丁、柳氮磺吡啶等属于B类药,但有的厂家药品说明书注明孕妇禁用或不得使用,应予以注意。
- C等级的药物:尽可能选用替代的药,在权衡利弊后,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说明选用该药的理由
对C级药物的使用要谨慎,如果有可以替代的药物则选用替代的药,否则在权衡利弊后,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说明选用该药的理由。
以抗结核药为例:由于常用抗结核药物中仅乙胺丁醇一种B级药,而抗结核治疗往往数药联合治疗,故考虑应用吡嗪酰胺、异烟肼等C级药时,就应该向孕妇说明情况。
- D等级的药物:除非在疾病危及孕妇生命考虑使用
有些药物在不同胎龄的分级是不一样的,比如如地塞米松、泼尼松三个月以内是D级,三个月之后就是C级。双氯芬酸钠、吲哚美辛在孕早、中期属于B级,在孕晚期或临近分娩时用药则属于D级;卡托普利、厄贝沙坦、比索洛尔、美托洛尔等在孕早期属于C级,在妊娠中、晚期用药则属于D级。
- X等级的药物:禁用
对胎儿的影响X级药物有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,药物对胎儿有桅。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,因此禁用于妊娠或可能怀孕的患者。常见药物利巴韦林(常用的抗病毒药物)、艾司唑仑、氟伐他汀、洛伐他汀、紫杉醇、乙烯磁粉和甲氨蝶呤等。
有些药物其用药途径不同,亦会造成妊娠分级发生变化。如四环素,皮肤外用时为B级,眼部或口服途径则为D级。有些药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,其妊娠分级也产生变化,如吲哚美辛用于妊娠早期时,其妊娠分级为B级,但如持续使用超过48小时,则妊娠分级从B级改变至D级。有些药物的分级与特定疾病有关,如吲达帕胺、氢氯噻嗪用于非妊娠高血压患者为B级,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则为D级;呋塞米、螺内酯用于非妊娠高血压患者为C级,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则为D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kagne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egejishebei.com/11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