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教育就是培养习惯,当一个好的习惯培养成了,即便在别人看来是很难的事情,对于习惯了的人来说,自然而然就可以完成了。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?
1、言传身教,形成内在动力
有了内在的动力,没有父母的催促,孩子会自发自动地做事。父母的言行是基础,为孩子形成氛围,因为孩子通过观察和模范学习,如父亲经常在家玩游戏,孩子会模仿父亲的行为,玩游戏消磨时间,相反,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阅读,经常讨论书的内容和有趣的观点,孩子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长大,他自然会喜欢阅读。习惯形成的基本路径:通过日常习得-大量重复-内化为持久稳定的行为模式
例如,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早晚刷牙,晚饭前洗手,睡觉前洗澡,这些要求太多了,你可以选择一个小的容易完成,比如饭前洗手,只要孩子做,进步,父母应该及时表扬,加强孩子积极积极的行为。在这里,我们应该注意,在与孩子设定目标时,我们必须与孩子讨论,而不是父母单方面设定目标,强迫孩子实施,得到孩子的认可和支持,双方达成协议。确定目标,及时加强,能让孩子找到成就感。
为了确定目标,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制定计划。这个计划必须具体可操作。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问孩子,因为如果孩子做不到,他会感到沮丧,容易放弃。这不利于习惯的形成,也会破坏孩子想要改变的内在动力。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操作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找到成就感,加上及时的鼓励、认可和表扬,逐步增加难度,他可以主动寻找更具调整性的目标。
原创文章,作者:Camellia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egejishebei.com/1199.html